6月12~14日,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骨架材料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橡胶骨架材料应用研讨会,在山东烟台举行。
此次研讨会以“协同向新 共创未来”为主体,由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江苏亚泰化工有限公司、青岛天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千家汇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朱红,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迟海平,出席会议。
朱红介绍了橡胶行业1~4月份的运行情况。中国橡胶行业前4个月运行保持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现价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较高幅度的增长,出口交货值实现大幅度的增长,出口率(值)继续增大。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橡胶骨架材料行业抓住机遇,稳中求进,行业基本处于满产运行,并有数例扩建、新增产能项目。
当前,我国已跻身世界骨架材料生产大国的行列,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朱红表示,近年来,我国橡胶骨架材料行业在智能制造、超高、特高强度钢帘线、三元合金钢帘线、生物基聚酰胺及混合帘线、环保浸渍液、航空轮胎和新能源汽车轮胎用骨架材料等领域,进行了不断探索。任何新产品的应用推广都离不开下游用户的支持与协作。希望在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以及业内专家的助推下,携手实现“协同向新,共创未来”,凝聚勇气和智慧,铸就中国橡胶工业的民族风“骨”。
迟海平在致辞中介绍称,泰和新材是国内首家芳纶生产企业,依托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开发间位芳纶、对位芳纶及芳纶纸、芳纶锂电池隔膜、复合材料等芳纶衍生制品,形成了全球最齐全、最完整的芳纶产业链和业内领先的规模化、一体化生产能力。公司间位芳纶产能居全球第二,对位芳纶产能位居全球第三,在橡胶骨架增强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产业优势。
他表示,在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的同时,泰和新材积极推进芳纶骨架材料的标准化工作,参与了帘子布、胶管线、V带、同步带、输送带用芳纶等9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芳纶在橡胶骨架材料应用中的国产化替代和上下游应用技术进步。当前,企业已成立安全防护和信息技术、绿色化工、先进纺织、新能源材料四大事业集群,正在围绕新能源材料、绿色化工、智能穿戴、绿色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基材料六大新赛道深入布局。
此次研讨会共安排了14个精彩报告,来自科研机构、骨架材料领军企业,以及下游轮胎、胶管等应用企业的专家,分别介绍了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并进行现场互动。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的报告题目为“纤维新材料: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芳纶事业部技术部副经理杜志林,作题为“泰普龙对位芳纶在橡胶领域中的应用”的报告。
贝卡尔特亚洲研发中心高级技术服务经理江少杰,介绍了新型特高强度UT钢帘线助力新能源汽车轮胎发展的情况。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工程师王创造,作“矩形钢丝圈在轮胎中的受力分析及应用推广”的报告。
平顶山神马帘子布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马建坤在报告中分析了捻度对超高强锦纶66帘线应用性能的影响。
浙江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总监安忠伟,作“汽车冷却水管增强材料的探究”的报告。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李超,介绍了3×0.225UT钢帘线在高性能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材料所副所长焦冬冬,介绍了PET浸胶帘子布1000D/2-25EPI在半钢子午线轮胎冠带层中的应用。
合肥万力轮胎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振刚,分析了缆型钢丝圈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上的应用。
江苏亚泰化工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管永喜的报告题目为“羧基丁苯吡胶乳的合成及应用初探”。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副科长刘风丽,介绍了再生聚酯纤维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体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向东,作了“仿生合成橡胶用芳纶骨架帘线表面改性及浸胶工艺研究”的报告。
江苏太极实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试验中心主任王晓龙,对生物基聚酰胺56工业丝在产业浸胶帘帆布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作出展望。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李华卿,作了“生物基环保浸胶预处理的聚酰亚胺纤维与橡胶界面粘合性能”的报告。
各阶段会议由中橡协副秘书长、骨架材料专委会秘书长于涛,中橡协副秘书长、信息会展部主任裴雨飞,中橡协骨架材料专委会副秘书长兼力车胎分会副秘书长刘影,斯塔莱特(上海)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黎学东分别主持,来自全行业上下游企业近200人参加会议。
会议同期,骨架材料专委会组织召开了“锦纶66、锦纶6、聚酯三项浸胶帘子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团体标准”起草单位第一次工作会议和2024年中橡协骨架材料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会议。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到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现场参观交流。